度过云计算转型最隐患时刻后,SAP 的下一步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11-15 16:07:02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互联网
导读:从软件服务老字号到基于云计算的企业服务公司,SAP 渡过了最危险时刻。在 6 月 5 日首届 SAP 中国云大会上,SAP 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李强在演讲中透露,2018 年 SAP 总收入中,云计算收入达 58.1 亿美元占比 52%,首次超过传统的本地收入。 时间倒退
从软件服务老字号到基于云计算的企业服务公司,SAP 渡过了最危险时刻。在 6 月 5 日首届 SAP 中国云大会上,SAP 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李强在演讲中透露,2018 年 SAP 总收入中,云计算收入达 58.1 亿美元占比 52%,首次超过传统的本地收入。 时间倒退十年,要不要向云计算转型?如何转型?还是困扰所有传统软件公司的难题。包括甲骨文和 IBM 在内的多家公司甚至根本不看好「云计算」的云计算。而当时 SAP 几乎与阿里云同步,在云计算早期阶段就确立了转型的决心。从 2009 年谈判收购数据库巨头 Sybase 并在 2011 年推出 HANA 平台,到 2013 年推出云平台再到 2019 年预计云计算收入突破 100 亿美元,SAP 在转型路上已经走过十年。 不过,起步早并不意味着转型过程就会简单。向云计算转型对于任何一家传统软件公司来说,都是一件需要慎之又慎的事情。它需要企业重写软件代码,适应云时代完全按需购买的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需要企业重新定义自己在市场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要遭遇来自原来生态伙伴的指责,以及被传统客户舍弃的风险但如果不面向云计算转型,无疑又是自寻死路——线上化、虚拟化的软件服务早已成为行业共识。比如,Oracle因为在云计算上的反应迟缓,遭遇的困境已经成为业界的负面典型。 度过危机,不只靠买 SAP 一直承接包括联想在内的制造、建筑、化工、零售等 25 个行业头部公司的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业务,客户世界 500 强企业比例超过 90%。但在云计算领域,SAP 并不具备这么雄厚的背景优势。 不过,SAP 多年的经营为其转型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动力。据李强透露,为面向云计算转型,SAP 十年间累计投入了 700 亿美元。 这些投入一部分是在投资并购领域,主要目的则是为自己的产品增添「云属性」,并打通产品生态使之更符合云的商业模式,从「本地」走向「云端」。 利用大量资金收购其他创业云计算公司是 SAP 迈过云门槛最有效的一步。2009 年到 2019 年间,SAP 及其子公司在全球各地收购、并购了超过 50 家软件公司。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云计算领域有一定客户规模的公司,比较有代表性的如 2012 年 5 月以 43 亿美元价格收购的主力产品 Ariba,就是一个基于云计算的 B2B 线上采购平台。 高效的收购让 SAP 最终形成一套贯通 PaaS 和 SaaS 的产品生态。SAP 通过收购 Hybris 组成营销 SaaS 云,收购 SucessFactor 组成人力云,收购 Concur 组成财务云,收购 BO 组成企业绩效云。这让让 SAP 迅速形成了云计算时代软件生态中的话语权。 此外,SAP 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侧重前端的基于「云」业务的 CRM(客户关系管理)业务,并且毫不掩饰向世界最大的 CRM 软件公司 Salesforce 发起挑战的决心。2018 年 6 月 SAP 发布了新的商务软件套件:C/4HANA。这是 SAP 正式向 CRM 进军的一步,产品中整合了 SAP 过去在 CRM 领域收购的诸多产品,不仅包含原有的 ERP 系统,同样包含 CRM 系统。 IDC 的数据显示,CRM 将成为最大的企业市场,到 2021 年市场规模将高达 450 亿美元。不同于 ERP 系统侧重对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梳理,目前的 CRM 系统更侧重利用「云」,实现市场营销、销售、服务等活动自动化,并建立一个客户信息的收集、管理、分析、利用的系统,帮助企业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在长达十年的转型期中,起伏总是不断。其中,2017 年由于处于投入和业务增长的过渡阶段,云业务的增长三个季度未达到预期,一度引起资本市场的警觉。不过伴随产品生态的完善,在 2018 年,SAP 成功向市场证明了其策略的正确性。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避开了 IaaS 这一层需要大量投入的领域,相较于 Oracle 和 IBM 复杂的产品和生态切换,SAP 的转型顺滑不少。 面对IaaS:合作先于竞争 关键一步之后,SAP 正在利用其在软件领域的积累和「先发优势」发力。在产品层面,SAP 确立了「软件套件+数字平台+智能技术」的三大产品发展方向: 一是「智慧企业套件」,主要指 SAP 的企业软件套件,包括 SAP 原有的主力产品 ERP 系统软件,企业信息管理软件,企业绩效管理、企业商务智能软件等新老产品。 二则是以 SAP 云平台和 HANA 数据管理平台为中心的类 PaaS 平台。相较于老对手甲骨文坚持自己死磕 IaaS,SAP 的态度要更「软」。简单来说,通过 SAP 云平台和 HANA 数据管理平台,SAP 允许企业本地运行任务,也可以由 SAP 或其合作伙伴托管云计算中运行任务。 此前接受外媒采访时,SAP CEO 孟鼎铭强调,和 IaaS 厂商合作要优先于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选择了一种策略,使我们的参考体系结构和技术能在超大型的云(AWS、Azure、Google 云、阿里云)中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这个「第二故乡」,SAP 更加强调「在中国,为中国」。在 2014 年将数据中心落地中国时,SAP 就选择和中国电信联手的方式建厂。另外,2018 年 9 月 19 日,阿里巴巴集团 CEO 张勇与 SAP 公司 CEO 孟鼎铭,在云栖大会上共同宣布战略合作。而在此次 SAP 云大会上,据李强透露,双方的合作将于今年 9 月正式上线。届时,包括 SAP S/4HANA Cloud 、SAP Cloud Platform 、SAP Business ByDesign 等应用的底层设施都基于阿里云 IaaS 提供。 三是「智能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商业分析、区块链等技术都被内嵌到上述解决方案平台中,这也是 SAP 未来自身产品升级的重要方向。 在市场策略方面。自开始面向云计算转型后,SAP 仍然是高端 ERP 软件市场的领导者,大型企业和国企相关的企业仍然是主流,有跨境需求的制造业电商等也是 SAP 的标杆客户。但伴随着云计算时代商业模式的变化,整套购买软件的吸引力的确出现了下滑。对此,和大多数云计算公司一样,SAP 开始更积极的耕耘中小企业。 2018 年 9 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SAP 大中华区总裁纪秉盟(Mark Gibbs)称,「现在 SAP 工作重点转向云的时候,我们服务优先对象也会有变化,我们会优先关注中小型的企业」。而李强在此次云大会后接受采访时则强调,今年会为中国市场定制一款面向中小企业的 ERP 产品,会在今年、明年不同的时间发布不同的版本,「让中国广大中小企业能以更低廉的价格,以云计算的方式享受 SAP 这样领先的世界级的 SaaS 产品。」 总体而言,对于 SAP 而言,下一步要做的仍然是加深在云端软件服务的能力。SAP 官方做出的承诺是,「2020 年云订阅和支持收入和软件支持收入总额将占总收入的 70%-75%,并在 2023 年接近 80%」。相较于 2018 年的 52% 收入相比,SAP 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在首届 SAP 云大会后,SAP 全球执行副总裁、SAP 大中华区总裁 ——Mark Gibbs(纪秉盟),和 SAP 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 ——Sam Li(李强)接受了极客公园等媒体的采访,并在采访中给出了关于面向云计算转型和未来在中国发展方向的细节(记者=Q;Mark Gibbs=Gibbs、Sam Li=Li,以下内容经极客公园编辑): Q: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 Gibbs,在中国企业上云(云端)提供互联网方面,SAP 中国会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和目标? Gibbs:这个问题回答起来会有很长的时间,我先开头抛砖引玉,如果李总有补充可以补充回答。 举一个例子,中国是制造大国,并且中国对自己的制造能力感到非常骄傲。而中德在这方面有非常好的合作,尤其是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方面。SAP 在这个领域与中国很多制造企业都分享了最佳实践,并且和中国企业有很多合作项目是在两国政府见证之下开展的。SAP 帮助很多中国企业打造全球化智能制造。 Li:我就简单补充一点,刚才上午介绍了 SAP 能够提供端到端的全云解决方案。一方面把所有的 solution 带到中国来部署在中国本地。更重要的一方面今年宣布会为中国市场定制一款面向中小企业的ERP产品,会在今年、明年不同的时间发布不同的版本,版本希望让中国广大中小企业能以更低廉的价格,以云计算的方式享受SAP这样领先的世界级的SaaS产品。 Q:我们了解到中国是 SAP 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的市场,中国科技企业和以 SAP 为代表的德国科技企业可以怎样计划深化合作? Gibbs:其实在今天的云大会上有很多中国企业客户也莅临了现场,我们每一天都在和中国企业客户进行密切的合作,我们将持续这样做下来。 Q:刚才说了致力于消除所谓「数据孤岛」和「信息孤岛」,我们把运营数据和体验数据进行结合,这其中 SAP 云平台和数据管理能力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最终在 26 个行业里不止是 SAP 的应用,还有很多行业应用。怎么能够把他们更好地结合?在生态方面有什么计划? Li:因为云计算过往是要考虑满足标准化的需求,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仅仅是标准化的需求,云产品怎么在满足标准化需求的基础上也能够满足个性化行业化的需求?所以 SuccessFactors 将会成为重要的平台资源为 SAP 做 PaaS。 PaaS 提供的不仅仅是不同系统间的集成能力,不仅仅是业务数据、业务流程与底层物联网集成的能力,更重要会成为客户及 SAP 合作伙伴基于 SAPPaaS 平台开发的载体,让客户和合作伙伴通过这样的平台能够开发易用的解决方案,并且能够非常好地和 SAP 其他的系统集成在一起。 刚才提到了会把系统部署在阿里云上,这也是我们和中国科技领先企业合作的非常重要的案例,我们也持续希望把行业的经验与中国领先科技企业能力结合在一起,为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提供服务。 Q:今年可谓是「云竞争年」,IT 头部企业都在投入巨资加速。请问 SAP 在云领域上的投资大概有多少?有哪些特点? (编辑:萍乡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