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 又重组,老牌企业的四次关键转身
收购的彩电业务一坑到底,收购的阿尔卡特在手机业务上的表现也同样一般。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国产品牌占领手机市场,似乎是从 2011 年小米发布智能手机之后才开始的。在此之前,诺基亚和三星才是主流。但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在更久远的时代,TCL 曾在手机市场上创下过不错的成绩。 很早就转型通讯业务的 TCL,从电话起家直至手机取代电话之后,转型做了手机。2000 年,TCL 一款宝石手机像当年的王牌彩电一样大放异彩,甚至一度签下了韩国女神金喜善做代言,巅峰时刻一周销量达到 30 万部。 2002 年,负责 TCL 手机市场的负责人甚至表示,要在一年内做到全国第三,三年做到全球第五。 然而,在 TCL 收购阿尔卡特意气风发之时,手机业务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在彩电业务上吃亏的外国品牌,在用手机打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充分吸收了当初的教训。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放弃了高端品牌的定位,而是全面覆盖各个价位,连三四百的机型都不放过。这给了 TCL 巨大的竞争压力。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国产手机品牌地位尴尬:向上有国际大牌,向下还有国际大牌,再向下,山寨手机和水货肆意泛滥,国产品牌几乎找不到生存空间。最终,TCL 通讯在 2004 年迎来了首次亏损,伴随着电视业务的衰败,整个集团陷入了长达三年的阵痛期。 三年阵痛,三年调整,李东生甚至在 2004 年写下了带有罪己诏性质的两千余字长文《鹰的重生》,表达出了断腕求生的决心。直到 2011 年,TCL 成立 30 周年之际,其核心业务才终于又找到了方向,总投资 245 亿元的华星光电项目正式上马,TCL 在阵痛之后,开始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试图像三星、LG 等国际大牌一样,完成产业链的整合能力。 而华星光电在 TCL 集团中的地位,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不断上升,并最终成为 TCL 第四次转身的核心。 4 据财新报道,2018 年 9 月 17 日,TCL 集团注册了一家名为「TCL 控股」的公司,注册资金为 10 亿元。数月之后,TCL 控股成立的目的终于显现,TCL 集团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重新梳理上市公司业务,而 TCL控股则是为此次重组而生。 重组的核心,是华星光电。今年 11 月,投资 426.8 亿元的华星光电深圳第二条 11 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开工建设,算上此前的第一条,全部投产后 TCL 将成为仅次于 LG 显示和京东方的全球第三大大尺寸屏幕制造商。 此次重组之后,TCL 包括彩电、手机等终端业务将打包出售给 TCL 控股,TCL 集团将以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产业为核心主业。此前,TCL 曾多次试图让华星光电上市,但均因种种问题未能成功。 (编辑:萍乡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