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能操控假肢和战斗机 DARPA技术为救人还是害命
现在,强化人体机能已成为该机构的优先事项。迈克尔·戈德布拉特(Michael Goldblatt)在1999年加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之前担任过麦当劳的技术官员。他指出,“没有身体,生理或认知限制的士兵将成为未来战争中生存和战斗优势的关键”。为了扩大人类“控制进化”的能力,他集合了一系列项目,名字听起来像是电子游戏或科幻电影:代谢优势、战斗持久性、持续辅助性能、增强认知能力、刀锋战士表现、脑机接口等等。 正如安妮·雅各布森(Annie Jacobsen)在2015年出版的《五角大楼的大脑》(The Pentagon’s Brain)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这个时代的项目常常被疯子科学家的阴影所笼罩。所谓的持续辅助性能项目试图创造一个“24/7全天候作战士兵”,他可以连续一周不睡觉。(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一位官员在谈到这些项目时说,“我衡量成功的标准是,国际奥委会所禁止我们所做的一切事。”) 时任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Dick Cheney)很喜欢这种研究。2001年夏天,一系列“超级士兵”项目被提交给切尼。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资金正在发生变化之时,他的兴趣促成了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政府给予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项目不少自由度。学术科学让位给了科技产业的“创新”。托尼·特瑟(Tony Tether)曾在大型科技公司、国防承包商和五角大楼等诸多机构交替任职,这时成为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局长。9.11恐怖袭击后,该机构宣布了一项名为“全面信息意识”(Total Information Awareness)的监控计划。该计划的标识包括一只全视眼,发射出的光线可以扫描全球。这种过火行为受到了公众的强烈反对。该项目负责人、海军上将约翰·波因德克斯特(John Poindexter)在里根时代就因丑闻而声名狼藉,后来在2003年辞职。这场争论也引起了人们对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关于超级士兵以及思维与机器融合研究的不必要关注。这种研究让人们感到紧张,艾伦·鲁道夫也开始离原有的项目目标渐行渐远。 在这一危机时刻,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邀请神经学ICU内科医生、当时的现役陆军军官杰夫·林(Geoff Ling)加入国防科学办公室。(林于2014年从国防科学办公室离开后,继续在生物技术办公室工作。)2002年,当林接受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第一份工作面试时,他正在为被派遣到阿富汗做准备,思考的是非常具体的作战需求。其中一个是“按需药品”,它将从药丸或胶囊形式的药物中去除大量粉末状填充物,取而代之的是通过一种更轻、更紧凑、溶解的物质,也就是类似于李施德林口气清新片的药物来形成吸收的有效成分。这最终成为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正式项目。林很高兴地回忆起同事们是如何告诉他的:“我们试图找到方法说‘是’,而不是说‘不’”。鲁道夫走后,林拿起了接力棒。 (编辑:萍乡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