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阐述“国资云”疑云:动了谁的蛋糕?
发布时间:2021-10-06 18:51:39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互联网
导读:上周五(8月27日)以来,国内云计算市场和资本市场被一朵云搅动起来,相关概念股纷纷大涨。 这朵云便是国资云。一份传为天津市国资委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国企上云工作完善国资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部分截图显示,各(市管、委管)企
上周五(8月27日)以来,国内云计算市场和资本市场被一朵“云”搅动起来,相关概念股纷纷大涨。
这朵云便是“国资云”。一份传为天津市国资委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国企上云工作完善国资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部分截图显示,各(市管、委管)企业最迟应于2022年9月30日前全部迁移至国资云,而且“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沃云”、“天翼云”、“移动云”都被摒弃在外。
一时间,“国资云”成为一朵“疑云”,各种猜测喧嚣而上:什么是国资云?谁属于国资云?国资云会动谁的蛋糕?互联网云计算厂商要凉凉了吗?
《IT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加快国企数字化转型和加强数据安全的大背景下,国资云是大势所趋,但各地做法不一,对于第三方云计算厂商来说,有机遇也有挑战。
01 天津“风云”
8月27日晚间,天津国资云《实施方案》的部分截图在业界流传开来,迅速“引爆”业界,也引起不少投资者和券商的关注。
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天津“国资云”的经营主体是天津国资云科技有限公司,今年3月刚成立。天津国资云科技有限公司是中环系统工程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中环系统公司归属于津投资本。目前,津投资本是天津市国资委部署下发展大数据产业的牵头单位,正在全力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IT时报》记者在天津国资委官网上详细检索后,并没有找到《实施方案》原文,不过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该方案应该是真实的。
一份完整版《实施方案》在网上流传,该文件从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工作目标、重点任务、推进步骤、保障措施等方面,对加快推进天津国企加快上云做出了部署。其中在重点任务中,提出“加强硬件算力整合”、“分类推进系统上云”、“着力强化数据治理”、“构筑安全防护体系”等等。
独家解读“国资云”疑云:动了谁的蛋糕?
图源:网络
其中,广为流传的那张截图便来自重点任务之一——“分类推进系统上云”,要求国资企业要逐步向国资云平台迁移,并提出“即日起,各企业不得再与第三方公有云平台新签、续签云资源租用合同”。
02 各地不会都“一刀切”
网传的这份天津“国资云方案”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或源于其中内含的“强制”意味:对于“已建信息系统”,要求“在租约到期日2个月内,从第三方公有云全部迁移至国资云”,而且“即日起,各企业不得再与第三方公有云平台新签、续签云资源续租合同。”
“上海应该不会用类似的‘一刀切’方案。”同济大学CIMS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马云龙告诉记者,国资上云并非新鲜事,之前政府层面已讨论许久,建设方式类似政务云,打造由国资背景的云服务商建设国资企业共享的私有云,“不过从体量上来看,初期应该不会超过政务云。”
《IT时报》记者多方采访确认,各地建设“国资云”基本“板上钉钉”,2020年底,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国有企业的数字转型,包括基础设施,生产应用等,此通知被认为是“国资云”出台的政策背景。
独家解读“国资云”疑云:动了谁的蛋糕?
图源:中信联
目前,除天津之外,四川、重庆、浙江等地都已展开“国资云”建设,但无论是建设模式,还是上云方式和速度,各地并不相同。
比如,“四川国资云”被授权给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下属四川省数字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平台的建设和运营。同时,四川能投又与四川电信在“四川国资云”运营上达成战略合作,形成了联合运营的创新模式。简而言之,数字产业公司负责底层建设,阿里云提供技术输出,数字产业和电信运营商负责运营。
记者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四川国资云”依然是一个市场化的经营主体。投入使用后,能投集团旗下300多家子企业将使用该平台,此外,由“四川省国资委牵头,发展省内国资企业成为‘国资云’平台用户,同时,通过与云计算厂商和电信联合推广,加上有效的运营手段,从而快速打开省内市场。”至少从措辞来看,并没有强制意味。
浙江国资云则由杭钢集团负责建设与维护运营。杭钢股份官微今年7月的一篇文章显示,浙江省国资委于3月份启动“国资国企数字化监管应用”项目建设,该项目包括八大应用系统和一个云基础设施——“国资云”。截至目前,已完成省交投集团、省国贸集团、省建投集团、省能源集团、物产中大集团5家单位6个系统的云资源部署。
“据我所知,目前这5家单位各自建设了一套或两套系统,统一放在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一位接近浙江“国资云”的人士告诉记者,包括“三重一大”决策监督管理系统、企业改革管理应用系统、党建管理系统、大额资金监控预警系统、国资监管数据中台、国资监管数据综合展示系统等在内的6个系统,可以为接入“国资云”的企业提供共享服务,但整朵“云”的建设,目前还在试点摸索中。
“国企的IT能力良莠不齐,实力强的企业会自建私有云,但不少企业不具备这方面能力,安全防护都有问题。从这点来说,国资云大势所趋,但推进过程中不能一刀切,应该分层次分阶段。”资深通信人士金风(化名)表示。
03 利好地方云公司
当然,并不是所有省市都已经开始行动,记者咨询了山东、山西等省直属国企人士,得到的答复都是“听说过,但还没明确怎么建。”
“国资企业分几类,一个省的央企、省属国资、市属国资、参控子企业、委属企业……加起来可能有几千家,不可能由一家国资云‘吃’下市场。”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国资云项目大多会由地方国资企业承接,但省级、地区级的建设方应该不尽相同,毕竟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直属企业和利益诉求。
可类比的是各地已启动的智慧城市建设,当地国资委直管企业或纳税大户、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云计算厂商都有参与,比如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一些区级项目就有可能过亿,“蛋糕很大。”上述人士表示,这同时意味着,国资云的市场环境要远比政务云复杂,需要各方合作协同,信创产业、电信运营商、云计算厂商都有机会。
随着国家对数据安全、数字化转型越来越重视,各省都在探索各自的建设模式。
“如果真要做,没准还是由云时代负责。”一家山西省属大型国企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该人士口中的云时代,是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其官方介绍显示,“承担着建设山西数字政府和引领全省数字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目前山西政务云、山西大数据中心等数字政府项目均由其负责。
事实上,自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来,各地方政府在新基建方面都有一定布局。
独家解读“国资云”疑云:动了谁的蛋糕?
图源:启信宝
启信宝显示,山西云时代由山西省国资委100%控股,“属于厅局级单位”,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云时代是在山西太钢信息与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基础上直接更名组建,后来又将潞安集团、晋能集团、山西晋通三家企业所属的5家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股权划转至其名下,涉及资产总额近140亿元。经过几轮整合之后,目前云时代有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大众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山西云时代政务云技术有限公司等11个全资子公司以及11个地市子公司。
承接浙江“国资云”的杭钢股份,则是在2019年以9.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杭州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有限公司(简称云数据公司)100%股权,云数据公司原名杭州资金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高强度机械用钢加工企业,2018年开始转型IDC业务。杭钢股份的大股东杭州钢铁集团是浙江省国资委和浙江省财政厅共同控股的浙江省属企业。
“从目前已经公开的各地国资云来看,主要建设与运营方基本均是地方国资企业,地方国资IDC有望最大程度受益区域性国资云的建设与托管运营需求。”安信证券研报表示。
独家解读“国资云”疑云:动了谁的蛋糕?
各地主要国资IDC企业梳理 图源:安信证券
04 越往“上”机会越多
(编辑:萍乡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