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是云计算的终结者?No,云计算巨头们正在推动边云协同!
因此从最终用户和服务提供商的视角来看,边缘所处的位置并不相同。因此在由ARM、Vapor IO、Ericsson UDN等公司联合起草的白皮书《State of the Edge 2018》中,定义了两种边缘,运营商视角的基础设施边缘和最终用户视角的设备边缘。 基础设施边缘是指位于“最后一公里”的网络运营商或者服务提供商的IT资源,其主要构建模块是边缘数据中心,通常在城市及其周边以5-10英里的间隔放置。 设备边缘是指网络终端或设备侧的边缘计算资源,包括传统互联网设备,比如PC和智能手机等,以及新型智能设备,比如智能汽车、环境传感器、智能信号灯等。 基础设施边缘和设备边缘虽然同属于边缘计算的范畴,但是两者的定义、关注点、核心能力(包括在计算和存储能力、网络资源规模等)方面的差异极大。 由于边缘计算千人千面的基本特征,因此在边云协同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边缘与云平台之间构成了多层结构,应用程序的工作负载通过在各个层次之间动态分配资源来调度。基础设施边缘和设备边缘都可以被视为集中式云平台的补充,甚至是现有云平台的扩展。 由“千人千边”衍生的另一个问题是,对于边云协同的市场规模估算的不一致性,导致不同企业对边云协同的重视程度相差极大,边云协同的重要性很容易被高估或者低估。 看好边缘计算的激进代表包括戴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迈克尔·戴尔,他说:“我认为边缘将比云更大。” 不同的市场研究机构也对边缘计算市场给出了各自的估算。 Gartner预测到2021年,由于考虑到时间延迟和带宽需求,40%的大型企业会将边缘计算纳入项目范围,2017年这一比例仅为不到1%。 IDC预测到2020年,边缘计算的相关支出将占到物联网所有支出的18%。到2022年,物联网的整体支出将达到1.2万亿美元,而边缘计算的相关支出则为2160亿美元。 Grand View Research认为到2025年,全球边缘计算市场将达到32.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40%。 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估算2017年全球边缘计算市场约为80亿美元,并预计到2022年底将达到133亿美元。 Stratistics MRC对于2017年的市场估算与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一致,约为80亿美元。Stratistics MRC还进一步预测到2026年,边缘计算的市场规模将达205亿美元。 如何通过边云协同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的过程,为运营决策提供新的洞察和见解,如果说数据是新型“石油”,那么数据分析就是驱动其产生价值的新型“引擎”,数据分析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物联网项目的价值上限。 (编辑:萍乡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