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用户个人隐私,欧盟竟把企业逼到“自杀”了
GDPR的前身是1995年的《数据保护指令》(Data Protection Directive)95/46/EC 。2012年初,欧盟委员会正式开始修改更新数据保护条例,经过四年努力,于2015年底完成条例法案,并于2016年4月被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采纳。 两年过去,大家准(zuō)备(sǐ)得怎样? 处理数据隐私无疑是一项大工程。普华永道在2017年初曾发布一项关于GDPR合规的调查结果,其中,68%被调查的公司表示,为了合规公司不得不投资100-100万美元;而另有9%的公司预估在合规上将投入超过100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堆成一百元钞票,体量大约是介于下图两者之间的高度吧…… 所以,2015年底通过法案后,欧盟也没有急吼吼地立即开始执行,而是给了各家公司两年的时间做过渡准备,GDPR被定于2018年5月25日开始正式生效。那么,大家作业完成情况如何呢? 我们搜罗了一下各大公司的反应,发现大家通常采取的行动有如下几类: 1 吐槽但还是乖乖行动型 英特尔的高管大卫·霍夫曼(David Hoffman)曾吐槽“如此严厉的惩罚会打击商业和投资”。不过,看上去英特尔还是回去仔细研究了法规,并且做了详细的分析报告。 图 | 英特尔 2 法规生效前疯狂抱佛脚型 两年过去了,大部分企业发现自己好像还是什么都没做,那就让用户“允许”我们使用数据吧!于是,就有了5月份至今我们收到的海一样多的邮件和提示信息,然后和往常一样,你看也没看就点了一堆“接受”…… 图 | Minh Uong / The New York Times (编辑:萍乡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