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特辑:一份关于AI的报考指南
从中不难看出,本科AI专业课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行业的“人才荒”,但短平快的培养思路,客观上也导致了学生的基础积累阶段比较短。会不会发生“田忌赛马”的情况,无法与培训机构速成班式从业者拉开足够的优势差,是考生需要思考的一点。 ![]() 西安交大“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关联指数☆☆☆☆ 从目前主流的人工智能课程配置中不难看出,培养思路大体是从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控制论中各攫取一部分,融合成新的学科。因此想学AI,但又无法报考AI专业的同学,也可以选择进入计算机和自动化专业。 不过,正如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教授所说,按照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150个学分中大约有60个学分是通识课,15个是毕业双创课,人工智能方面的学习很有限,几乎是高度浓缩到了高级科普的程度,并不能让学生掌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 因此,选择这类专业还需要后期通过AI相关的网络课程、编程平台、实践项目等多多培养自己的实战能力,才有可能如愿踏进AI行业的大门。 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相对谨慎进入AI产业的方法。因为人工智能领域最核心的还是具有源头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站在一级学科的源头去深层理解技术,更有助于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走得更加长远和稳健,绝对是“进可攻(AI)、退可守(计算机)”的选择。 关联指数☆☆☆☆ 想要赋予机器“智能”,具有“神经元”作用的算力单元(AI芯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芯片从前端设计、到制造、晶圆代工、封装测试等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支撑,并且培养时间很长。 日前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于燮康曾在2019世界半导体大会上透露,中国目前芯片人才缺口大概在30万人左右。而在已有的40万从业者中,本科学历占了绝大多数。 ![]() 想要长期保持行业内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本科阶段的半导体和通讯人才,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AI产业的客观需求。 所以通讯、电子工程专业,虽然看似与AI关系较远,但也是进入AI行业的通道。 不过,由于这一类学科发展和行业成熟度都比较高,导致就业市场内对具有顶尖院校背景的人才认可度更高。因此更建议成绩较为理想的同学,进入专业排名前列的院校学习。 关联指数☆☆☆ 应用数学、统计学、多媒体研究、语言学、数据科学……曾经这些基础学科在大众眼光看来,毕业后可选择的就业方向除了当老师就是搞科研,凉板凳坐到穿。 然而就今天AI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科学和基础理论人才的行业优势反而在不断体现出来。 以应用数学为例,大部分机器学习算法都是对数据的模型拟合。实验过程往往就是把数据误差当成真实参数的函数,并通过选择参数、权重等使其最小化,这本身就是一种微积分运算。对深度学习意义重大的“反向传播”,也是基于偏导数、链式法则等数学概念完成的。 ![]() 统计学亦然,所有针对算法的调整,最后都需要一些统计数据才能说明模型真实有效,也是AI研究的必备技能。 巨头们对基础学科有多重视呢?华为就在法国建立了数学研究所,挖掘法国基础数学资源;阿里巴巴达摩院更是为全球组织了数学竞赛,邀请顶尖数学家出题;腾讯也正在加大基础科学领域的布局。 (编辑:萍乡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